全木结构、两头圆、有帆,最近,北塘渔民正在建造一条名为“门锭子”的船,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及往前数百年,在天津海域上打鱼用的都是这种船,目前面临失传的危险。这艘古帆船将于今年“五一”前建成,并下水试航。届时这艘帆船将停泊在北塘渔港码头,成为这里的一道风景,也成为展示北塘历史、文化的一个代表。
昨天,当记者来到北塘渔港码头时,只见远处的空地上,一只硕大的木船被几根铁棍支撑着侧立在那里,十几名工人围着它忙前忙后,紧张工作着。
一位师傅指着船旁的一位老者说:“你采访他吧,他是我们的总工程师,造这木船全靠他了!”经攀谈记者得知,老人叫赵洪琪,今年已经80岁高龄,祖辈几代人在北塘以打鱼为生,是地道的北塘渔民。14岁便跟随父母上船打鱼,1958年正式在船厂开始学习造修船,现在是北塘仅有的懂得这种造船工艺的老人。
“从我记事起,北塘的渔民都用这种船出海打鱼,祖辈上也都是用的这种船,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淘汰,改用柴油动力渔船,它才逐渐被替代。这种船上有帆,靠风力行驶,二级风就能航行,顺风一小时能行五六十里,最高能抗六级风。”赵老介绍,北塘人都叫它“门锭子”,这跟船的形状有关,“因为两头都是圆的,船底是平的,和金锭子形状接近。”他说。
虽然年事已高,但赵洪琪老人依然思维敏捷,对造船的数据和工艺都烂熟在胸。赵老说,造这种船完全靠手工制作,用的只有木头、钉子和黏合剂,也不像现在的船可以按图纸建造,而是先要画出一张基本的草图,再按照木材、建造的长宽要求来建造,靠的主要是经验。现在这艘船,船身长12米、宽4米,比以前的渔船要稍微宽一点,稳定性好了许多。这种船叫“门锭子”,再大一点的就叫“插网槽子”了。
采访中记者发现,三四名工人正在往船底的接缝中塞着什么东西,“这叫捻船,工人要将麻、白灰、桐油按比例混在一起,再用工具死死的塞进船体木板之间的缝隙里,为的是使船更严实,不漏水。”老人解释说。
赵洪琪老人说,造这种船靠的就是经验,可以不用图纸来指导造船,而且都是纯手工的,用木板、螺栓打造。我现在已经80岁了,我的两个徒弟也已经60多岁,虽然他们修过这种船,但还没有单独建造过,这种工艺不好好传下去,恐怕以后不会有人会造这种老船了。
北塘渔业协会负责人告诉记者,他们之所以要建北塘传统“古帆船”,就是想保护这种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本报记者马 明